节前检查敲警钟 安全一刻不放松 | 建安集团扎实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
中国共产党的诞生,要从五四运动讲起
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。1919年,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。然而,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不但遭到拒绝,而且会议竟然规定德国在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。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,使中国人民积蓄已久的反帝爱国情绪如火山般爆发出来。1919年5月4日,北京大学等13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齐集天安门示威,要求“外争主权,内惩国贼”,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爆发。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的各阶层。6月5日,上海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,几日之间达到了六七万人。随后,北京、唐山、汉口、南京、长沙等地工人也相继举行罢工,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,波及全国20多省的100多个城市。在国内群众运动的强大压力下,中国代表没有出席6月28日巴黎和会签字仪式。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。
图:北京大学学生手执旗帜向天安门广场集中
图:上海商界罢市,发起声援学生的游行
五四运动同时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,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。1915年9月,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《青年杂志》(后改名为《新青年》),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。
图:陈独秀创办的《青年杂志》
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,李大钊备受鼓舞,连续发表《庶民的胜利》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》等文章。1919年李大钊在《新青年》发表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一文,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,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,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。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艰难环境中,李大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,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。
图:李大钊在《新青年》(第六卷第五号)上发表的《我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》
来源:学习强国网